邂逅最美琴聲
上周日,神農(nóng)大劇院,齊.高寶力野馬馬頭琴樂團音樂會,我們邂逅最美琴聲。
從未想過有一種琴聲可以美成這樣,當琴聲響起,全場剎時變得安靜。蒼涼悠遠的琴聲破空而來,穿越遼闊的草原,直抵你的心臟,讓你震撼感動。在邂逅琴聲的剎那,我潸然淚下。
馬頭琴音色醇美,音域?qū)拸V,比小提琴渾厚,比二胡清越。它可以完美呈現(xiàn)萬馬奔騰、壯闊磅礴的恢宏氣勢,也可以深情表達蒼涼哀傷、如訴如泣的細膩情感。馬頭琴的嗚咽是蒙古人游走的靈魂,是天蒼蒼,野茫茫,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見證。它是神的樂器,能與天地對話,和自然交流。它從成吉思汗的時代帶著一代天驕的驍勇走來,滿載不朽的傳說和厚重的歷史向未來而去。
整場音樂會有獨奏、二重奏、合奏,大多數(shù)都是齊寶力高老人的作品。老人今年七十三歲,演奏馬頭琴67年,他說他這輩子就干了一件事,就是演奏馬頭琴。我就是為馬頭琴而生,為馬頭琴而死的人。每一首馬頭琴樂曲的誕生背后都有一個故事。
《百靈鳥》是老人看到草原上的百靈鳥被大量捕殺之后發(fā)出的悲鳴;《初升的太陽》是老人呼喚和平的心聲——沒有和平的太陽也是黑暗的;《快樂的小蒙古》是老人送給愛女的歌:女兒啊,爸爸愛你!缎撵`之歌》是為了歌頌愛——愛是人類的主題,只有愛才能解決一切問題;《蘇和的小白馬》是一個憂傷感人的故事在一個巧合的機緣發(fā)酵而成的傳世之作。
相傳馬頭琴是一個叫蘇和的年輕人發(fā)明的。小蘇和在三歲的時候撿到一頭小馬駒,從此和小馬駒相伴成長。在小馬駒長成翩翩駿馬之后,年輕的蘇和騎著它參加了王爺舉辦的招親賽馬大會,蘇和和他的白馬一舉奪魁。因為貧窮和卑微的出身,蘇和并沒有被王爺相中,白馬卻被王爺掠走。
蘇和因為不肯放棄白馬慘遭毒打,白馬也因為不肯屈就將王爺摔傷而慘遭射殺。臨死前白馬跑回蘇和的蒙古包見了主人最后一面,后來托夢給蘇和,讓主人用它的頭、骨頭和馬尾做成琴,這樣就可以永遠和主人在一起了。
感人的故事被寫進了日本小學的教科書。齊寶力高有一次在日本演出的時候,一個日本小孩問他有沒有這首曲子,齊寶力高說有,并即興創(chuàng)作了這首樂曲,現(xiàn)場演奏贏得滿堂喝彩。
齊高寶力老師一生創(chuàng)作了無數(shù)馬頭琴樂曲,現(xiàn)存的樂曲中有五分之四都是他的作品,他還改革了馬頭琴的制作工藝,使馬頭琴琴聲更悠揚音域更寬廣。他是馬頭琴的藝術宗師,國家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傳人,是科爾沁草原莫力廟第五世轉(zhuǎn)世靈通,也是杰出的演奏家、作曲家、哲學家和教育家。
在周日的音樂會上,他演奏了《遙遠的克日倫河》和《心靈之歌》。大師就是大師,他的演奏更有穿透力也更有質(zhì)感,表達的所有情感都增加了一份力度和深度,更強烈、更悲憫、更雄闊也更震撼。
整場音樂會有別于其他音樂會的一個最大特點是,在每一個曲目演奏前,齊寶力高老人都會親自報幕,會介紹每一首曲目的前世今生,會娓娓道來他作曲的心路歷程,會跟大家交流互動……,加深了我們對音樂的理解,使我們對樂曲表達的情感產(chǎn)生了高度的共鳴。齊寶力高老人還非常幽默,他平易生動的講述常常引來觀眾的陣陣笑聲,現(xiàn)場氣氛real好極了。稀飯!
兩天過去了,馬頭琴的音樂還在耳邊縈繞,果然繞梁三日,不絕于耳。
好的音樂,值得滿懷敬意反復聆聽。
(蔡建文)